阿拉善盟以“沙漠之舟”骆驼为核心,推出若干条硬核举措,从育种到品牌、从科技到文旅,全方位升级骆驼产业链,目标直指“国际骆驼产业之都”。快来一起看看吧!
良种培育:构建优质骆驼种源体系
赛事选拔机制:定期举办全国性种公驼、高产泌乳驼评比大赛,建立良种选育长效机制。
奖励标准:良种公驼每峰一次性奖励2万元;驼奶质量达标的高产泌乳驼每峰奖励1万元。
高产奶驼激励:养殖主体年交售驼奶50吨奖励1万元,100吨奖励2万元,推动优质泌乳驼规模化繁育。
饲草料保障:夯实产业基础
种植补贴政策:
✅ 多年生牧草(如苜蓿):连片种植200亩以上,且与骆驼养殖(户)签订饲草购销合同,验收合格后分两年补贴600元/亩(每年300元)。
✅ 一年生牧草(如燕麦):验收合格后补贴100元/亩。
饲料加工升级:大力推广“饲料企业+羊驼户+驼奶收购企业”利益联结模式,支持引进饲料加工企业,年加工量2万吨以上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吨以上一次性奖励20万元。
技术创新试点:优先支持水培牧草项目,优化饲草供应结构。
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价值
招商引资力度:2022年后新投资骆驼加工企业且投资额达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龙头企业培育:
✅ 新认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奖励50万元,自治区级奖励30万元。
✅ 重点扶持驼绒制品、肉类精细化分割、驼肉预制菜加工提升经济附加值。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效应: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共同体模式。新建驼奶中转站按总投资的10%补贴(最高20万元),完善奶源供应链。
人才培育:推进技术服务
人才技术与培训:借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等项目,组织相关人员赴产业发达地区开展骆驼产业培训,推行农技推广特聘计划,依据政策引进育种、营销等领域人才,为产业提供技术服务。
疫病防控:鼓励多方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争取布病无疫区建设项目,推进区域化管理,强化实验室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攻克关键技术,保障驼产品安全,提升养殖户抗风险能力。
科技赋能:强化技术支撑
研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市场”的科研投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骆驼产品研发机构或创新联合体,开展驼肽、重链抗体等生物医药研发,科技成果登记单位一次性奖励1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驼奶、驼脂、驼肉、驼绒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登记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
标准体系建设:建设阿拉善双峰驼“产地-畜种-畜奶-产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别奖励8万元、3万元、2万元,抢占行业话语权。
检测能力提升:支持骆驼及其产品研发检验检测中心获得 CMA (中国计量认证)实验室认证,按照设备投资总额的 20%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
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影响力
品牌奖励政策:
✅ 对新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目录的骆驼产业领域区域公用品牌一次性奖励20万元;
✅ 对新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目录的骆驼产业企业品牌一次性奖励10万元;
✅ 对新入选自治区农牧业品牌目录的骆驼 产 业企业品牌一次性奖励5万元 ;
✅ 对获得"中优乳"认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
营销渠道拓展:
✅ 依托“京蒙协作”平合,积极推动阿拉善双峰驼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和产品品牌走出去,支持参加农畜产品博览会等国内知名展会。
✅ 依托电商平台建立线上销售网络,推动驼产品进入高端市场。
✅ 创新“骆驼认养”模式,链接城市消费需求。
文旅融合开发:打造骆驼主题牧场、赛驼大会等文旅项目,提升“阿拉善双峰驼”文化认同、品牌认同、价值认同。
阿拉善盟推进骆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