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官网
沙漠深处的产业宝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特色产业文化溯源 > 沙漠深处的产业宝藏
中国骆驼之乡

从历史上考证,远在5000年前,阿拉善地区就已经开始驯养骆驼。阿拉善双峰驼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在进行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荒漠草原的生物学特征。

4.17骆驼照片 109.jpg

阿拉善骆驼总数曾占中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二,为阿拉善赢得了“中国驼乡”的赞誉。 阿拉善双峰驼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畜种资源,经过长期的随机选育,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良种。

蒙古族养驼习俗源远流长。在历史悠远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骆驼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忠实的伙伴。鉴于骆驼对人类的贡献,蛮荒时代的游牧人视骆驼为天赐之神物,把骆驼的形象用以供奉可溯源于舜。蒙古族祭驼,是流传于蒙古族牧驼群众中的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在双峰驼产区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拉善蒙古族祭驼,祭儿驼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一般在寺庙集中举行。生活在大漠戈壁的蒙古人是驯服、使用骆驼最早的民族,他们不仅把骆驼用于生产、生活中,而且把骆驼引入竞技比赛,形成了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蒙古族赛驼。

bced54a080c722a70098c30fd51eac4a.jpg

起初,骆驼主要被用于驮运,而赛驼则交融在走亲访友的追逐游戏中。后来,蒙古族人民群众在祭祀敖包、举办庙会、举行那达慕等群体活动时开展赛驼,并逐步形成规模,传承延续下来。 

20世纪80年代,阿拉善双峰驼数量达到顶峰,为25万峰。其后,由于阿拉善草原干旱、人类活动频繁、过度放牧等因素,草场大量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阿拉善双峰驼大量死亡,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平均每年以近万峰的数量减少。

1990年,阿拉善双峰驼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

 2015年,首届“大美阿拉善双峰驼”摄影展在阿左旗举办。

2017年,阿拉善左旗双峰驼保护区建立了80个骆驼选育核心群和120个保种基础群并进行挂牌、建档立卡、保种繁育等工作,使双峰驼这一优势畜种资源保护和选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双峰驼数量出现了一定增长。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骆驼文化节:通过举办骆驼文化节等活动,展示了骆驼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可以参与骆驼盛会、体验蒙古族养驼趣俗,感受骆驼文化。

dde7d9e1140942bb787bca32fa410205.jpg

旅游体验:游客还可以参观骆驼养殖基地、驼奶基地,与骆驼亲密接触。

175e8cde0f9ade0e470f33f6eb2c9e71.jpg